内容介绍:
本书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,写于1973年。这是一部以广阔的视野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综合考察的著作。作者以抒情式的文笔,叙述了自人类形成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类与其生存的环境,以及人类自身之间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的历史。他以“区域文明”作为历史考察的对象,摒弃了西方史学家传统的“欧洲中心论”,并以比较研究的方法,将人类历史置于自然界的背景中进行考察。本书既是一部通俗的叙事体史学著作,又集中凝聚了作者一生学术思想的精华,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。
本书是一部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、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。它以抒情诗般的优美笔调,展示了人类与其生存环境(即“大地母亲”)的相互关系,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、发展、相互交往和彼此融合的全过程,系统介绍了世界各时期、各区域的文明类型,时间跨度上启50万年前人类形成时期,下迄20世纪。
1975年10月22日,86岁高龄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·约瑟夫·汤因比溘然长逝,为后人留下了以《历史研究》为代表的数十部著作,以及一部手稿,即创作于1973年的《人类与大地母亲》。1976年,牛津大学出版社将手稿出版,作为对汤因比漫长学术生涯的最好纪念。本书凝聚了作者一生学术思想的精华,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。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广泛的历史资料,而且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视角。作者是一位西方学者,书中的观点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历史观并非是我们所完全赞同的。此外,书中所涉及的某些资料与历史年代尚有与史实出入之处。为了让读者全面了解作者的思想体系与学术观点,在翻译此书时未作删改,请读者阅读时自行鉴别。
作者介绍:
阿诺尔德·J·汤因比(Arnold Joseph Toynbee),1889年4月14日生于伦敦,卒于1975年10月22日。英国历史学家。牛津大学毕业,曾任该校研究员(1912-1915)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曾在英国外交部情报部作(1915);战后作为英国代表团的成员出席过巴黎和会(1919)。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先后担任过伦敦大学教授(1924)、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部长(1925)、伦敦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。二次大战时期曾任英国外交部调查部长(1943-1946)。
1921年他计划巨著《历史研究》,1927-1928年着手写作。 1934-1961年出版了12卷,评述世界历史。注重无文字记载的文明和欧洲以外地区文明。提出一种以分析各种文明的循环和衰落为基础的历史哲学。因其他事务(1939-1943年任皇家国际事务学会外事部研究室主任、1943-1946年任外交部研究司司长等)而中断巨著的继续写作。
一生著作颇多,主要有《历史研究》12卷,先后于1934-1961年出版,以综合观点对人类历史进行了新的展望。另外还有《民族与战争》(1915)、《希腊的历史思想》(1924)、《1924-1938年国际事务概述》、《经受考验的文明》(1948)以及《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》等。
汤因比先生的其他电子书:
《汤恩比博士看二十一世纪的世界》 台湾华藏卫视版[WMV]
《展望21世纪-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》([英]汤因比 & [日]池田大作)扫描版[PDF]
《中国文明与世界:汤因比的中国观》扫描版[PDF]
《历史研究:插图本 -(英)汤因比》(A study of history)世纪人文丛书[PDF]
《人类与大地母亲》(Mankind and Mother Earth)扫描版[PDF]
内容截图:
目录:
出版说明
序言
第01章 自然现象之谜
第02章 生物圈
第03章 人类的降生
第04章 文明中心
第05章 技术革命(约公元前7万年/4万年-前3000年)
第06章 底格里斯-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冲积盆地的开发与苏美尔文明的创立
第07章 尼罗河流域冲积盆地的开发与法老埃及文明的创立
第08章 苏美尔和阿卡德(约公元前3000-前2230年)
第09章 法老埃及(约公元前3000-前2181年)
第10章 世界的地平线(约公元前2500-前2000年)
第11章 旧大陆文明中心(约公元前2140-前1730年)
第12章 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
第13章 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(约公元前1730-前1250年)
第14章 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(约公元前1250-前950年)
第15章 中美洲“奥尔梅克”文明的出现
第16章 苏美尔-阿卡德世界与埃及(约公元前950-前745年)
第17章 叙利亚文明(约公元前1191-前745年)
第18章 希腊文明(约公元前1050-前750年)
第19章 印度文明(约公元前1000-前600年)
第20章 中国文明(公元前1027-前506年)
第21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(约公元前800-前40o年)
第22章 亚述军国主义的最后一搏与同时期欧亚大平原上的异军突起
第23章 亚述军国主义的灾难性后果(公元前605-前522年)
第24章 希腊文明(约公元前750-前507年)
第25章 开启精神生活的新里程(约公元前600-前480年)
第26章 第一波斯帝国(约公元前550-前330年)
第27章 第一波斯帝国与希腊世界的对抗(公元前499-前330年)
第28章 希腊文明的文化成就(公元前478-前338年)
第29章 亚历山大征服第一波斯帝国的政治后果(公元前329-前221年)
第30章 希腊文明的发展与传播(公元前334-前221年)
第31章 中国的战国时代(公元前506-前221年)
第32章 中国的百家争鸣公元前506-前221年)
第33章 印度文明(约公元前600-前200年)
第34章 争夺地中海西部地区霸权的斗争(约公元前600-前221年)
第35章 中国的秦帝国和西汉帝国(公元前221-公元9年)
第36章 地中海地区、西南亚和印度(公元前221-公元48年)
第37章 中华、贵霜、安息和罗马诸帝国(公元前31-公元220年)
第38章 旧大陆文明中心诸宗教与哲学的相互影响
第39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(约公元前400-公元300年)
第40章 旧大陆文明中心的西端(220-395年)
第41章 印度文明(约224-490年)
第42章 公元4-5世纪来自欧亚大平原的匈奴冲击波
第43章 罗马帝国与波斯帝国(395-628年)
第44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(395-634年)
第45章 基督教会的建立与分裂(312-657年)
第46章 印度文明(490-647年)
第47章 中国的政治分裂和她对佛教的容纳(220-589年)
第48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(约300-900年)
第49章 先知和政治家穆罕默德(约570-632年)
第50章 伊斯兰教国家的扩张(633-750年)
第51章 东罗马帝国的复兴(628-726年)
第52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(634-756年)
第53章 东亚(589-763年)
第54章 伊斯兰教世界(750-945年)
第55章 拜占庭文明(726-927/928年)
第56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(756-911年)
第57章 斯堪的纳维亚人的崛起(793-1000年)
第58章 印度和东南亚(647-1202年)
第59章 东亚(763-1126年)
第60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(约900-1428年)
第61章 伊斯兰教世界(945-1110年)
第62章 拜占庭世界(927/928-1071年)
第63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(911-1099年)
第64章 伊斯兰教世界(1110——1291年)
第65章 拜占庭世界(1071-1240年)
第66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(1099-1321年)
第67章 东亚(1126-1281年)
第68章 蒙古人和他们的后继者
第69章 伊斯兰教世界(1291年-1555年)
第70章 东正教世界(1240-1556年)
第71章 西方基督教世界(1321-1563年)
第72章 东南亚(1190-1511年)
第73章 东亚(1281-1644年)
第74章 中美洲文明和安第斯文明(1428-1519年)
第75章 人类文明世界的联接(1405-1652年)
第76章 西方文明(1563-1763年)
第77章 东正教世界(1556-1768年)
第78章 伊斯兰教世界(1555-1768年)
第79章 东亚(1644-1839年)
第80章 生物圈(1763-1871年)
第81章 生物圈(1871-1973年)
第82章 抚今追昔,以史为鉴(1973年)
更多相关资源 >>
这里是其它用户补充的资源(我也要补充):
点击查看所有14网友评论